打開手機,一條魚緩緩從攝像頭前游過,劉定在手機上滑動,視角也隨著切換:“我們平臺上的一切,都可以通過手機遠程監控。”劉定是廣東海威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口中的平臺,便是湛江海洋牧場裝備的代表之一——“海威1號”。
??“臺風來的時候,‘海威1號’最多可以下沉8米。在海底較深處,能減少臺風對網箱中魚兒的影響。另一個養殖平臺‘海威2號’能下沉12.5米,目前正在進行最后的收尾,包括涂裝工作等,預計4月能下水?!眲⒍ㄐΦ?。
??海上牧歌,智慧賦能。2023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做大做強海洋經濟,加快建設海洋強省”“大力發展海洋牧場和深遠海養殖”。湛江是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廣袤的海洋孕育著無限生機。2022年,湛江水產總產量125.5萬噸,同比增長3.66%;總產值274.6億元,同比增長7.7%,連續20多年居全省首位。
??近年來,湛江在海洋牧場裝備領域異軍突起,吹起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號角,大力推動智慧漁業發展,建設完善深遠海養殖技術和裝備產業全產業鏈,用硬核黑科技推動海水養殖向深藍挺進,進軍精準、高效、綠色養殖賽道,推動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奮力打造海洋牧場先行示范市。
??●南方日報記者?林露????實習生?許航????通訊員?孫誠志?周劍熙?王耀嶸
?
??聚焦科研成立研究中心
??湛江三面環海,氣候優越,海洋資源豐富,被譽為“中國海鮮美食之都”“中國對蝦之都”“中國金鯧魚之都”“中國水產預制菜之都”,是我國重要的水產養殖、加工、出口基地之一。湛江水產產業鏈年產值700多億元,水產業從業人員100多萬人,是鄉村振興、帶動農民養殖致富的支柱產業。目前,湛江擁有深海網箱3500多個,約占全省總數的70%。
??擁有40萬噸級天然深水港口,湛江是我國通往東南亞各國和歐、非及大洋洲海上航線最近的一個大港,為發展水產業和產品進出口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從地理位置、資源條件、產業基礎、科研力量等方面來說,湛江具備發展深遠海養殖的優勢,發展深遠海養殖勢在必行。
??近年來,湛江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勢,堅持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融合發展,全力構建水產大產業、大平臺發展新格局,打造藍色糧倉,建設全球水產產業高地。在廣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推進會上,湛江提出未來5年,計劃建成6000個重力式深水網箱、30個桁架式養殖平臺,建設4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為廣東建設海上糧倉提供堅實支撐。
??為了這一藍圖的實現,湛江政府部門、科研單位、相關企業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
??湛江灣實驗室積極探索與企業、高校院所等共建創新聯合體,以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在深遠海養殖平臺建設體系的七大板塊(養殖平臺總體、養殖智能化、優質魚種育繁推、養殖魚類精深加工、養殖服務保障、養殖平臺能源自供給、通信與大數據)進行全產業鏈同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如海洋鴻蒙系統等自主可控,著力攻克“卡脖子”技術和產品。
??1月16日,湛江灣實驗室智慧漁業研究中心揭牌,漁業大數據中心啟動建設,并與廣東海洋大學、嶺南師范學院、吉林大學林君院士團隊在智慧漁業領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湛江灣實驗室制定了“三步走”計劃:一是組建團隊,二是構建全省漁業大數據中心,三是組建產業聯盟,通過智能化、信息化的手段,實現傳統養殖業的現代化升級,數據為產業賦能。
??智慧漁業研究中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君擔任智慧漁業中心首席專家,共有成員32人。該團隊面向深遠海智能精益養殖產業中智慧養殖技術的需求,開展深遠海智能漁業科研與產業化推廣工作的新型研究中心,主要解決岸海一體數據通信、工業化精益養殖作業設備的關鍵技術、深海養殖智能輔助決策、解決養殖數據增值等問題。
??湛江灣實驗室在龍王灣研發基地的研發大樓預留了700平方米的空間用于建設漁業大數據中心,實現基于GIS可視化交互的實時信息呈現、預警處置、流程監控、業務監管等功能,兼具數據管控,分析和挖掘湛江漁業產業大數據資源,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提升漁業智慧養殖產業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
??目前,深遠海養殖平臺設計與建造初見成效——全球首例深遠海智能漁業養殖平臺“湛江灣1號”預計2024年下水運作;卵形鯧鲹、石斑魚等南海“藍糧”品種,正開展養殖標準化與產業化應用。
??
???精準投料提高養殖效益
??在雷州灣海域,多功能飼料運輸船經新型的投喂系統,將飼料均衡地撒入網箱中?!案鶕醪皆囼?,使用智能化系統后,養殖金鯧魚到重1斤/條,餌料系數由原先的2.0—2.3降為1.7—2.0?!痹诮谂e辦的廣東海洋牧場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湛江經緯實業有限公司(下稱“經緯實業”)董事長張春文介紹。
??眼下,經緯實業正與湛江灣實驗室合作,探索雷州灣集群式智慧漁業養殖工程建設,通過海洋裝備技術與生態養殖技術的深度融合,進行深遠海集群式智慧養殖工程建設的系統規劃。
??根據規劃,該工程將研制無人值守的6萬立方米矩形柱穩式養殖網箱、多功能的服務保障支持船、專業化的活魚運輸船、飼料運輸船、維護保障船,升級HDPE深水抗風浪網箱,搭建岸海一體的智慧漁業系統,形成年產萬噸級的工業化養殖能力。
??經緯實業在雷州灣擁有70多個網箱,主要養殖金鯧魚。去年在實際生產中,經緯實業開始試用多功能飼料運輸船和智慧漁業系統,將所有網箱接入與優魚(廣州)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優魚”)共建的智慧漁業系統。
??該系統采用分布式智能傳感方式,在不同養殖設施上進行傳感設備的合理布置,精確獲取養殖海區范圍內的水質、流速、風速等環境信息。同時,配置水下視頻監控,實時監測魚群信息;配置料位傳感器,掌握飼料儲量信息;配置聲光預警系統、廣播驅離系統,防范外來入侵;建立智能養殖管控平臺,利用互聯網終端實時監控海上養殖狀況,遠程遙控飼料投喂、養殖監控、廣播驅離等關鍵系統的運行。
??令張春文津津樂道的,還包括智慧漁業系統的飼料精準投喂策略?;陴B殖專家智庫,利用掌握的海洋環境、生長狀況等養殖信息,系統自動生成確定各個網箱飼料投喂方向、投喂時機、投喂速率、投喂量等。
??“目前在海水養殖行業內,飼料的浪費量比較大,而且投料太多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張春文介紹,不同的海區有不同的特點,智能投喂可以根據海況里的風浪、流向設置一套適合海區的精準投料方案?!笆芎r、人為因素影響,人工投喂是無法做到精準的,投喂飼料應既使魚可以吃飽,又不浪費飼料、污染環境?!?/font>
??經緯實業一方面在傳統的網箱上增設儲存飼料的裝置,另一方面使用多功能飼料運輸船?!叭斯ね读蠒r,飼料集中在一邊,魚就全部擠到一邊,有的魚就會吃不到飼料,飼料堆在一起可能會沉到海底。飼料運輸船的投料速度很快,一個網箱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投完,而且能均勻地灑在網箱中,魚不用擠在一起,都能吃到飼料,也就長得比較均勻?!睆埓何恼f。
??預計今年6月前,經緯實業將會投入使用兩艘30米多功能的養殖輔助平臺,覆蓋公司全部網箱。下一步,張春文計劃與政府部門、科研單位合作,推動建設金鯧魚(生長)大數據庫。“現在養殖時,總是要等到魚死了,才發現出了問題。我們需要一個數據庫,能夠識別魚健康以及不健康的體型,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方式,直接監測識別金鯧魚是否健康生長,提前發現問題。同時也可以隨時掌握市場走向?!?/font>
??
??新型裝備實現智能養殖
??近年來,在深遠海養殖技術與裝備領域,湛江持續探索。去年4月,湛江市第一個大型立體平臺型桁架式深海網箱“海威1號”正式投苗放養,代表著本地海水養殖產業結構升級的開始。
??桁架式深海網箱是以大型全桁架鋼結構為基礎,內置養殖箱體的網箱?!昂M?號”分設兩個深12米的網箱,每個網箱可養水體7500立方米,共1.5萬立方米。
??“海威1號”采用鋼架結構,總量和規模大,設置有先進平衡系統、寬闊作業平臺、通道和科學管養設施,抗臺風能力達15級。該平臺水上水下均裝有攝像頭,可實時監控魚的活動,也能實現水質、水溫監測,同時進行海水淡化、生活污水處理,裝載的各項設備,便于科研人員進行養殖試驗。偌大的養殖平臺,日常管理卻只需要三個人。
??去年8月,由湛江灣實驗室聯合廣東海威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能源院所設計的“海威2號”智能養殖平臺動工建設。
??相比“海威1號”,“海威2號”設計養殖水體達3萬立方米以上,搭載智能養殖平臺配套吊機、看護平臺、物聯網信息系統等相關生產設施設備。據湛江灣實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威2號”能反映養殖網箱平臺的整體養殖態勢,展示養殖海域的氣象、水文、水質等環境信息,展示水面和水下視頻監控的狀態,實現飼料投喂、魚群狀態和外來入侵監測預警,建立岸海一體寬帶通信,集成網箱平臺、魚群監控、環境監控、入侵預警、養殖決策、信息融合處理等子系統。
??“海威2號”可實現無人值守和實時遠程監控。平臺配置壓載系統,可實現平臺快速上浮或下沉,錨泊系統適應水深15—100米,可抵御實施海域強臺風。
??除了海威集團,其他企業也在加速布局智能裝備,推動海水養殖產業升級。與經緯實業合作的優魚,是恒興集團旗下子公司,專為水產行業提供一站式物聯網解決方案。只需將數據連進手機,便能實時看到網箱中溶解氧、水溫、魚的生長情況等。
??在湛江,優魚將自主研發的物聯網養殖設備和U魚智慧漁業管理平臺結合使用,通過智慧感測、智慧控制、智慧分析等新興技術,對恒興集團在湛江的深海網箱養殖基地,進行環境、水質、魚類吃食及生長狀況等全方位監測和管理,達到科學生產、降本增收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優魚部署水下機器人進行水下監視,部署水質監測系統、智能氣象站和海上攝像頭,對養殖區域進行遠程控制和管理;應用U魚智慧漁業平臺,對水產養殖全過程進行數據采集、儲存和分析。
??通過物聯監控、養殖管理、生產管理、運營管理、商城交易、金融保險等覆蓋水產全產業鏈的功能,智慧漁業平臺能對漁業生產經營進行數字化管控,把“靠天吃飯”變為可視可控,使養殖生產規劃和日常管理更精準、降低災害風險、有效節省人力成本和產銷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改善產品品質,實現安全溯源,促使漁業向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升級。